相關文章

繼中國農業銀行39億票據案後,中信銀行又曝出逾9億元票據案。

1月28日(周四),中信銀行回應稱,經核查,該行蘭州分行發生票據無法兌付事件,涉及風險資金9.69億元。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並已凍結相應資金和相關資產。

財新網1月28日報道,據了解,中信銀行蘭州分行跟杭州這家票據中介有長期合作關係,已經約定好了利率和出票規模,開票企業也聯繫好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但是中介挪用了票據資金,銀行的票賣出去了,但是資金沒還給銀行。」中介挪用資金的用途之一,是去配資炒股。跟農行票據案一樣,中信票據案也是多個環節出問題。

系列票據案件曝光前後,銀行間資金突然變得非常緊張,1月20日銀行同業市場的流動性告急,直到下午四點一刻大部份小機構才得以平掉頭寸,1月21日隔夜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時隔三個多月再度站上2%、當時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揚,當天的「7天期Shibor」也突破2.4%、連續第5個交易日大幅上升。

財新報道稱,同業市場突然發生流動性緊張與農業銀行票據窩案的發酵有很大關聯。

路透援引東方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的觀點報道稱,目前,票據貼現餘額高達4.5萬億元,而如果把重複賣出、消規模的也算進來,其真實規模遠遠不止這個數;預計隨著清理整頓推進,該規模將逐步收縮,這難免會對一些領域的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

近期爆發的票據市場案件顯示,票據已經從支付工具變為了中小企業和票據中介融資套利的工具。票據市場和票據中介市場應需而生,票據中介也成為「潤滑劑」,在票據的流通、中小企業快速直貼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票據在發達經濟體中一直都是重要的融資工具,但是國內市場不承認票據的融資屬性。再加上票據市場經過多道人工交付驗收環節、票據電子化占比較低,每一個人工環節都可能產生道德風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